【海北“书”历】三毛: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发布时间:2022-03-26 信息来源:
【历史上的今天】
79年前的今天,三毛这位特立独行的奇女子,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原名陈懋平,但她嫌“懋”(mào)字写起来麻烦,所以每次都写成陈平,她只求简单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后来,她干脆用《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作为自己的笔名,“流浪文学”也成为她的风格。
1948年,随父母移居台湾,初中时期就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休学后,三毛在父母的教导下学习古文诗词和英文,并先后跟随三位画家习画。
我们总是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却忘了生活的底色其实是由平凡和真实,而发现生活,就是去看见只属于自己的斑斓。三毛就是极少数能活出自我的人。
很多人想到三毛,首先想到的是“流浪”,其实,流浪不过是为了追梦。三毛之所以踏上流浪的旅程,是为了“追星”,这个“星”著名画家毕加索。她太爱毕加索的抽象主义和唯美画风了,于是她决定去到毕加索的故乡西班牙去学画,心动就要行动,说去就要去。
正如她所说:“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在经历了人间冷暖与分分合合之后,在茫茫的撒哈拉沙漠深处,在远离喧嚣的红尘之外,她和爱人荷西像两个贪婪的孩子,彼此需索着,激发着,寻幽览胜,亦烟火相伴。三毛去追逐大漠风沙,并非自讨苦吃,而是有千万种理由,逃离千篇一律。那时他们物质贫瘠,精神上却富比王候。三毛给撒哈拉女子讲课,当赤脚医生给妇女儿童看病。无论军人、小偷、奴隶,她都怀着真诚美好的心善待每一个灵魂。“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三毛虽看似漂泊不定,却是内心最安定之人;身在贫瘠荒芜的沙漠,内心却如繁花似锦。
于是,大漠风情、邻里趣事、夫妻斗嘴、文化差异,在她的笔端汩汩流出,如清流激湍,似溪水潺湲。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自己正在做什么就如实写下来,不带噱头,没有一丝胡编乱造的成分,她的心是真的,文章也是真的。不自欺,不欺人,这就是她做人做文章之道。妙趣横生,活泼俏皮的描写,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快乐与幸福,跃然纸上。这一切,都被她写进《撒哈拉的故事》,这是她的第一本书,她因此一举成名。
六年间,《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也相继问世。“流浪文学”风靡了华人世界。
叶嘉莹说:“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作家三毛,便用这颗活泼的心,把生活过成了诗。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梦中的橄榄树。
我们喜欢三毛,喜欢她的率性,羡慕她的爱情,被她的文字深深打动……
“抗命不可能,顺命太轻闲,遵命得认真,唯有乐命,乐命最是自由自在。”
我的世界,你曾来过;你的忧伤,我亦聆听过。哪怕三月的春帷不揭,纵使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她是滚滚红尘中的匆匆过客,浪迹天涯,她像一泓清泉,驱散尘世的喧嚣,带给我们一份恬静与安闲。
本期我们为读者朋友们推荐三毛的散文集以有关她的摄影纪实和传记,让我们一起品读她的文字和人生。
【馆藏图书推荐】
书 名:《雨季不再来》
著 者:三毛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海图北馆索书号:I267/7820
海图北馆馆藏地:三层阅览区
推荐理由:
书中收录了三毛17-22岁发表的作品。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她追求每一个年轻人自己也说不清的那份情怀,用文字记录下思想上的迷惘与感伤。然而历经十年数不清的旅程,无尽的流浪和情感上的坎坷之后,她终于醒悟到了这一段日子并非虚度,而是让她成为了一个对凡事有爱、有信、有望的三毛,造就了她的浪漫与真性情。
书 名:《ECHO:永远的三毛:三毛摄影纪实回忆录》
著 者:肖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海图北馆索书号:K825.6=75/354
海图北馆馆藏地:二层阅览区
推荐理由:
三毛是那个时代的一颗流星,让无数人鼓起勇气踏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本书由200多张摄影作品以及20余篇文章构成,以成都、敦煌、台北、撒哈拉、重庆五个地方串联起一个关于三毛的生前影像,是摄影师肖全及三毛亲友们对三毛一生的追忆。
书 名:《你是生命的远行客:三毛传》
著 者:桑妮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海图北馆索书号:K825.6=75/299
海图北馆馆藏地:二层阅览区
推荐理由:
读三毛的文字,好像和她一起走遍了万水千山。但读罢又不禁叹问:你又流浪到哪里去了?她是撒哈拉里的天堂花,是红尘里的一粒沙,流浪是她的故乡和灵魂归处。透过桑妮的文字,我们跟随三毛的足迹探访台湾、西班牙、西雅图、撒哈拉、加那利岛,以及后来的中南美,又回到台湾,三毛的求学、写作、情感等也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仿佛那个亲切的三毛从未离开,一直在我们身边。
文稿/李欣
审核/胡越
海淀区图书馆
2022年3月26日

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 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9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928号
2015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