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书”历】鼠标:小不点的大传奇
发布时间:2021-12-09 信息来源:
【历史上的今天】
今天我们要为鼠标庆祝它的53岁生日。是的,您没看错,就是鼠标!53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8年12月9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鼠标诞生了。
当下,鼠标几乎是每台电脑的“标配”,即使是使用便携的笔记本电脑,为了方便操作,大家也多会配备一个无线鼠标,您能想象没有它您的电脑将会多难操控吗?
其实,恩格尔巴特博士很早就在考虑怎样才能使电脑的操作更加便利,用什么手段才能取代必须由键盘输入指令来控制电脑的繁琐操作?
恩格尔巴特博士想到了一个办法:设计一个装置,底部装有两个互相垂直的片状圆轮,每个圆轮分别带动一个机械变阻器,当装置移动时,滚轮带动轴旋转会改变变阻器的电阻值,阻值的变化就产生了位移讯号,进而生成动态坐标,经电脑处理后,它可以代替键盘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让使用者可将光标定位在屏幕的任何位置。
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博士在美国旧金山秋季联合计算机会议上,向与会专家们公开展示了他的一项新发明——一个拖着一条长导线、上面有一个按钮、底部装着两个金属滚轮的木头盒子。
在为这个装置申请专利名称时,恩格尔巴特博士给它起名叫“系统X-Y位置指示器”。由于它的尾部拖着一条数据连线,看起来很像一只小老鼠,所以恩格尔巴特和同事们就开玩笑称之为“鼠标”(Mouse)。本意是想等到未来鼠标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希望有人会给它起一个严肃正经的名字,但是后来大家都习惯了这个诨名,鼠标最终成了它的大名。
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原始鼠标那是相当简陋:木质外壳,棱角分明,粗大笨重,而且还需要额外电源才能正常工作,使用并不方便。再加上这些机械组件,会随着使用时间出现严重的磨损问题。另外,原始鼠标使用的是模拟技术,反应灵敏度和定位精度都不理想。
但原始鼠标的诞生意味着计算机输入设备有了更多样的选择,并为操作系统采用图形界面技术奠定了基础,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只有键盘,用户们该如何操作电脑。
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一本介绍硅谷创新生态方面的馆藏图书,希望对我们的创新生态建设能够有所启发和借鉴。
【馆藏推荐】
书 名:《创新生态密码:硅谷进化史》
著 者:(美)巴里•克茨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图北馆索书号:F471.266 /121
海图北馆馆藏地:二层阅览区
简 介:
在硅谷,科技、工程与设计发生过怎样的化学反应?创造了哪些奇迹?在本书中,作者以大量详实的信息、令人吃惊的内容,把我们重新带到诞生了大量创新项目的那个时空当中。这本书充满了精彩的故事和非凡的洞察力,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设计是怎样成为创新、品质和用户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设计创新不仅提升了美学,也弥补了研发过程中的缺失环节,提高了产品性能。在中国大地上,也在酝酿着曾经硅谷发生过的事情——如今的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和在孵化的创业产业园可以从硅谷借鉴到有益的经验。
文稿:李欣
海淀区图书馆
2021年12月9日

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 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9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928号
2015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