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书”历】居里夫人:两次获诺奖,终生献科学
发布时间:2021-07-04 信息来源: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上的今天】
87年前的今天,她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患上恶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而不幸辞世。她因开创放射性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放射性新元素钋和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两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也是被爱因斯坦誉为:“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玛丽亚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是家中最小的孩子,16岁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可惜因为是个女孩,波兰的大学将她拒之门外。1891年,24岁的她,赴巴黎求学。在索邦大学,她认识了皮埃尔·居里,她的先生,玛丽亚也变成了我们所说的居里夫人。他们志同道合又情投意合,他们一起发现了元素“钋”(Po)和“镭”(Ra),就连“放射性(radioactivity)”这个单词,也是在他们研究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
居里夫人的笔记本 图片来源网络
1914年,第一次世界战争爆发,战争使得她的研究事业暂时搁浅,她将自己的研究资料和提炼出的所有镭一并整理好,装在了一个铅制的容器里收藏好,却从未想过逃避战争。当时,法国政府正在为战争筹集资金,居里夫人就把金质的诺贝尔奖牌拿到了银行,准备捐给政府。当得知银行拒绝熔掉奖牌,她就拿出了诺贝尔奖金,买下了战争债券,总之,用一切方法帮助国家。
继而,她开始深度学习关于X射线的知识,扩充在放射学方面的研究,并研发了“辐射车”——一种将汽车、X射线设备和摄影暗房整合到了一起的装置。居里夫人的X射线车和放射科战线救助了上百万法国士兵和无辜平民。
诺贝尔奖官方曾经发布过一条科普公告:“居里夫人自1899年至1902年在实验室中使用的笔记本仍具放射性,并将持续1500年。由于她的一些书籍和论文仍具有强烈放射性,必须放在铅容器中保存。这也说明,居里夫人留下的科学遗产实际上是无法启及的”。诺贝尔奖官网称她为“现代科学界的偶像”。
今天我们就和读者朋友们分享两本与居里夫人有关的馆藏图书:
书 名:《居里夫人传》
著 者: (法)艾芙·居里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索书号:K835.656.13=51 /31
馆藏地:北馆二层南区
简 介:
在这部由居里夫人小女儿深情撰写的传记中,作者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介绍了居里夫人及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科学工作和生活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居里夫人年表。全书文字生动流畅,自出版以来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书 名:《我是居里夫人 : 我证明了女性在科学上毫不逊于男性》
著 者: (日)筑摩书房编辑部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索书号: K835.656.13=51 /57
馆藏地:北馆二层南区
简 介:
本书再现了居里夫人从懵懂的少女蜕变为两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的人生历程,充分展现了她执着的探求之心、不屈的斗志以及她有趣又充满魅力的科研过程。经历过战争的居里夫人再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提出了“人是什么?人生又是什么?”的思考。她走过的人生,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也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思考。她不竭的钻研精神和满腔的斗志,不仅仅在科学界声名远播,也影响了全世界。
文稿:李欣
海淀区图书馆
2021年7月4日

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 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9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928号
2015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