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人生,不过是一段来了又走的旅程
发布时间:2020-11-03 信息来源:
1987年11月3日,我国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因病在台湾逝世。
梁实秋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共同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民国时期,“梁鲁论战”持续几年的时间,“梁”是梁实秋,“鲁”则是鲁迅。二人笔战不断,成为当时文坛一大趣事。鲁迅先生耳熟能详,梁实秋同样大名鼎鼎,他是我国著名的现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梁实秋的散文体现出一种“无奈的幽默、闲适的幽默”。梁实秋非常注意散文的语言艺术,尤其注重发扬本民族的语言传统。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佳句,缅怀这位作家吧!
名篇佳句
1.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送行》
2.无论做什么事,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侥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拳,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已。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的从事运动,这不是嬉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真正的本钱。
——《时间即生命》
3.时间即是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一分一秒的在消耗着,我们平常不大觉得,细想起来实在值得警惕。我们每天有许多的零碎时间于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我们若能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无论其为多么短暂,都利用之做一点有益身心之事,则积少成多终必有成。常听人讲过“消遣”二字,最是要不得,好像是时间太多无法打发的样子,其实人生短促极了,哪里会有多余的时间待人“消遣”?
——《养成好习惯》
4.人,诚如波斯诗人莪谟伽耶玛所说,来不知从何处来,去不知向何处去,来时并非本愿,去时亦未征得同意,胡里胡涂地在世间逗留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我们是以心为形役呢?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
──《谈时间》
5.人在没有死以前是要努力做人的。人是要去做的。做人的道理在于克己。早晨是否黎明即起,是否贪睡懒觉,事情虽小,其意义所在甚巨。这是每天生活斗争中第一回合。
——《玛克斯·奥瑞利阿斯》
6.有时候,只要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有其丑恶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
——《快乐》
7.吃苦耐劳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标帜。古圣先贤总是教训我们要能过得俭朴的生活,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就是形容生活状态之极端的刻苦,所谓“嚼得菜根”,就是表示一个有志的人之能耐得清寒。恶衣恶食,不足为耻,丰衣足食,不足为荣,这在个人之修养上是应有的认识。
——《养成好习惯》
书籍推荐
《学问与趣味:梁实秋散文 》
作者:梁实秋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海图北馆索书号:I267 /4598
海图北馆馆藏地:三层阅览区
《长相思 : 梁实秋与程季淑》
作者: 梁文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海图北馆索书号:I251 /279
海图北馆馆藏地:三层阅览区
编辑/王明星
排版/张廷廷
审核/金春爽
海淀区图书馆
2020年11月3日

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 主办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79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1928号
2015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