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关村之路>科普基地
百望山森林公园
字号
  百望山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颐和园北3公里处,当地人称望儿山,是距市区最近的森林公园。百望山占地200余公顷,京密引水渠绕山而过,乔木、灌木交错,空气格外清新,没有人为的污染,百望山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称。《长安夜话》有云:"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百望山属太行山余脉,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故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称。1999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并将逐步成为大中小学生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基地。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 2017年入选第三批“中国森林氧吧”。
图片1.png  
  百望山森林公园面积200余公顷,位于颐和园北三公里处,京密引水渠绕山而过,是距北京城最近的森林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是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百望山主峰海拔210米,是太行山山脉延伸华北平原最东端的一个山峰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称。登高远望,东面是现代化的楼群,山后则是林网密布,十里麦香。秋季,百望山森林公园可欣赏到大面积的红叶林。登亭西眺太行群峰叠嶂,层林尽染,看漫山红叶苍松翠柏相映,红叶越发艳丽。百望山环境清幽,四季景色各异。大地回春,草木俱荣,万物复苏,山花烂漫,香气袭人,徜徉其间,不觉心醉神迷,神清气爽,乐而忘返;炎炎夏季,山林中凉风习习,时闻人声鸟语,携友同行,或石旁谈天说地,或松下摆局对奕,一较短长,其乐也陶陶;秋风送爽,千亩红叶能使人遐思万千,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赏心悦目,偶得红叶一片,亦可作怀秋之记;萧萧冬日,万木常青,登而临之,怡然自得,或得雪花飞遍,山野莽莽,那将又是另一番天地。
图片2.png 
  百望山又名望儿山,相传北宋杨六郎与辽兵在此山下鏖战,佘太君登山观阵助威,此山因而得名。百望山四季景色宜人。春花灿烂,生机盎然;夏木荫翳,清幽凉爽;秋意感人,红叶傲霜;冬雪漫卷,银装素裹。
  百望山公园内建有首都绿色文化碑林,依顺山势在林中置景,景中设碑,分别建有碑亭、碑廊及碑刻艺术墙,镶嵌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知名人士题词及书画艺术家的作品碑刻600余通,以宣传绿色文化建设为中心,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倡导人们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努力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游人置身碑林,不但可以看到多年来的绿化成就,也能为碑刻艺术所陶醉,从而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瑰丽,不自觉间受到绿色文化的熏陶。
  山上相继建造中日友谊亭、回头石、望绿亭等,成为了京城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为了配合旨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全民健身运动,公园还开展了多项野外运动,如攀岩、速降、定向运动等,将娱乐、体育、惊险及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公园内有游客可以野营的空旷场地,让游客体验野外的乐趣。因山下有两个村庄东北望(旺)、西北望(旺)而得名。
图片3.png 
  一九三七年,百望山爆发了黑山扈抗日战斗。由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领导的国民抗日军与日军英勇搏斗,击落敌机一架,打死日军多人。为了纪念此次战役,杨成武将军题写“黑山扈抗日战斗纪念碑”,勒石成碑,镶嵌在百望山顶望京楼内。它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真实史料。
  1992年,百望山森林公园正式面向游客开放。公园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也不断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森林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努力提倡回归大自然。百望山森林公园草木种类繁多,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游于其间,可以享受到森林浴的保健功能。百望山位于颐和园北三公里处,处于西山风景区的最东端,是国家AAA级旅游景点。自解放以来,经过林业工人四十年的植树造林,已经形成了春花、夏荫、秋红、冬绿的独特景观。百望山森林公园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碑林景观交相辉映。集教育、体育、艺术、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园,是市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郊野旅游、体育运动的理想场所。1995年,北京市团委命名百望山森林公园为首都中学生志愿者种植“成人树”绿化营地,并栽植下18株常绿“成人树”。百望山森林公园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生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基地。
收藏
评论
登录
退出登录

验证码不正确

未注册手机号验证后自动创建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您使用有效身份证信息认证
证件类型
姓名
证件类型

实名仅用于您是否为真人用户,不会对信息做任何采集与保留, 请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