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彭芝,女,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现任第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委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青少年劳技教育发明创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所教学生曾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银牌,400余人在全国、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奖。曾主持或参与10余项国际、国家、市、地区级课题研究工作。发表课题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30多篇,主编教材67本。并且对学校管理深有研究,现有专著问世.她先后荣获中国当代教育家、北京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科技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三八红旗手,海淀区奥运火炬手等称号。1974年调入人大附中,任数学教师,班主任。1985年开始接手数学实验班,1989年所教学生颜华菲(女,16岁)获得第3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银牌。1989年任人大附中副校长,1997年06月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2009年1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2013年09月01日任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2016年8月17日,获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作为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开拓创新,以教育家的理念和战略家的眼光,提出了“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的办学思想,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以十年超越几十年的速度,将人大附中从一所普通的重点中学建设成为一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世界名校,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界的一个窗口。在她的领导下,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非凡的成绩,实现了“让我的学校成为世界一流名校,让我的学生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让我的同事在世界一流的环境中成就世界一流的工作业绩”的事业理想,以及“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办学目标。她以无私忘我的拼搏精神奉献于教育事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成就最突出、荣誉最显著的中学校长。2006年,在“海淀区杰出人才”评选中,她以满票当选,成为五名当选者中唯一一名来自教育界的人士。同年在全国网民评选的“2005年度最佳风云榜”活动中荣登最值得尊敬的教育人物前十佳光荣榜。她还当选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教育英才、2008中国教育时代人物、北京教育终生成就奖。

11月13日,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任仪式成功举行,6名国务院新参事接受了聘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是新聘任的6名国务院参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