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菜博物馆,是凯瑞御仙都的文化展示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17号(四季青桥西路南50米),面积为3250平方米,其宗旨是:典藏御膳制作技艺国粹、传播健康养生文明理念、弘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目前,馆藏食器、文献等珍贵史料1000多件,通过高科技手段重现了一部近乎完整而生动的中国皇家养生史,并具体地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皇家菜,始于夏商周,发展于秦汉,成熟于唐宋元,明清时达到了顶峰,真有听不完的故事。经北京市文物局考评、审核,于2014年8月20日批复,准予注册登记,成为北京市第171家正式博物馆,走向了正规发展的快车道。
夜幕下,流光溢彩的北京西四环路四季青桥边,一座方形建筑拔地而起,熠熠生辉。这就是凯瑞豪门餐饮集团投资1.5亿元倾力打造的中国首个皇家菜博物馆。
这里“能吃”:满汉全席名馔,素食素斋,套单与零点式皇家菜肴等,一应俱全。
这里“能看”:精彩纷呈的中国皇家菜历史文化,技艺超群的皇家菜实时炮制过程,绿色环保的现代厨房系统,尽收眼底
以“博物馆在饭店中,饭店在博物馆中”的设计理念,凯瑞豪门投资在北京打造御仙都中国皇家菜博物馆,向世人展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风采。
博物馆占地1.5万平方米的楼面形成一馆三区、三位一体格局,建有1500平米的皇家菜历史文化展示区,1万余平米皇家菜品尝体验区,2000多平米的透明、绿色、环保、节能型中央厨房。整个博物馆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相融合,具备能看、能吃、能学、能玩四大功能,把过去纯粹吃喝的餐馆,演变成为传播文化、培育新风、崇尚文明的场所。
博物馆设计风格独到,用明亮基调凸显中国皇家恢宏气派,用故事讲述和气氛渲染释放亲和力、冲击力,用京剧、园林、借景等手法营造自然生活气息,尤其是全透明精品陈列柜、高仿真菜模、感应触发全息成像、双画面幻影成像等新材质、新工艺、新手法,为博物馆增色不少。
凯瑞豪门餐饮集团董事长行红智介绍说,该馆已不光是陈列展示宝贝器物的场所,而是注重以“讲故事”来传达有意义、有价值的中华文化,用故事的力量与影响力让大众接受,具备了当代博物馆特征。
在这里,顾客可以品源远流长的中国皇家菜历史文化,看古朴典雅的中国皇家厅堂斋室高仿建筑,观技艺超群的皇家菜炮制过程,赏流光溢彩的古代宫廷夜宴场面为背景的情景剧演艺。
中国皇家菜博物馆致力创设开放透明、绿色环保、让人放心的现代厨房体系,使之成为博物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观光亮点。
中国皇家菜博物馆整个厨房采用玻璃档墙,每个灶间装有高清摄像头。观光者实地观摩一览无余,大众宾客能在餐桌上通过视频,实时观看自己菜品的制作,看着做、吃着看。
中国皇家博物馆遵循国家餐饮行业标准,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各档口操作按需划块分区,规范优化工艺流程,实行采购、储藏、净化、洗消、加工、制作、出品一条龙、模块化管理。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国内外先进厨房设备近200台(件),纳米技术净水,速效机械净菜,现代方式保洁,微生物处理法变餐厨垃圾为中水,形成无菌化、无污染、无农药残余的食品加工链。普及智能化,采用节能灶,减少灶具烟道,达标排放,实现节能。中国皇家博物馆的这套现代化厨房体系已初步实现由不可见向全透明、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成为值得人们一看的靓丽景观。
中国皇家菜博物馆拥有清末皇家御膳制作技艺三代传人,并研究查阅了海量有关皇家御膳方面的史料文献,走遍全国名家名店调研考察,反复烹制试验,恢复研发出200余款皇家经典名菜面点。该馆推出的200多款皇家经典名菜面点,都有历史典故出处、有详实可查的宫廷食谱史料,都是流传有序的皇家菜,且根据故宫展出餐具样式,还设计出系列皇家瓷餐具,获得了国家专利。为了不让皇家菜肴的制作技艺失传,“御膳制作技艺”已正式列入北京市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北京市级非遗项目。
中国皇家菜博物馆为了让高端餐饮走近百姓,该集团改变以往面向高端人群的营销模式,放下身段,降低门槛,贴近百姓,做老百姓吃得起、能接受的菜品。“满汉全席”是该馆新近推出的重要品牌,它划分了五六个价位,最低为998元一桌;增加数十个30元以下菜品和便宜小吃,还试行了百姓喜好的皇家菜大排档,做到“20元能吃饱、30元能吃好”。为了更“亲民”,中国皇家菜博物馆还推出“免费观看大型情景剧演艺,所有厅房包间不收包间费,不设最低消费门槛,欢迎自带酒水不收费用”等一系列消费服务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