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山五园>丹棱资讯>最新资讯
颐和学术 | 清漪园茶陈设及文化研究(上)
2023年12月14日 | 来源:
字号

  摘要:本文以历史文献及图档为研究基础资料,首先对清漪园建筑中的茶相关陈设进行分类与统计,界定茶陈设范围;其次挖掘清漪园茶活动,并分析其中的联系;最后,揭示乾隆皇帝将茶文化作为纽带,兼容并蓄,融合儒家、禅宗及满、蒙、藏民族为一体的茶文化理念。

  关键字:茶文化;陈设档;茶空间;园林活动;乾隆

  引言

  中国茶的历史悠久,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代在继承明代饮茶习俗的同时,对茶具进行了改良和创新,首先表现为清代皇帝严格要求茶具的制造过程,这使得茶具更趋艺术化、精品化。其次,清代的文化兼容并蓄,清代皇帝受满、蒙、藏等族的习俗、儒家文化、西洋文化等影响,使得茶具的题材和样式更为丰富多样。

  乾隆时期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高峰期,其中清漪园[1](颐和园前身,1764-1860)是清代皇家园林现存保存最为完整的山水园林之一,也是乾隆皇帝奉泛舟观荷、品茗作诗、修禅拜佛的重要场所。《内务府陈设清档》(下文简称“陈设档”)[2](嘉庆十二年清漪园各处陈设清册)记载了清漪园中布置的大量茶陈设,极具研究价值。但相比较清代的茶文化,茶陈设尤其是皇家园林中茶陈设的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其中,茶陈设不但缺少归纳整理,而且其布局规律和文化内涵也亟需分析和挖掘。

  一、茶陈设概念及分类

  从广义上来看,与茶相关的陈设都可以算是茶陈设,从古籍记录可知,宋代文人四雅包括插花、品茗、焚香、赏画——“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3](卷19)。此类陈设种类繁多,与茶活动同时进行。因此为了营造饮茶环境,配置专门的茶瓶、茶画、熏炉、文玩等,煮茶过程需要火钳、水盆、火炉、竹筷子等。在茶叶运输过程中需要瓶、桶、匣等密封器具,放置茶具的家具,这些都可以算作茶陈设。

  从狭义上来看,茶陈设多指茶具,与茶事活动直接相关,例如茶壶、茶盏、茶托等,这类陈设可称之为主要茶陈设。主要茶陈设可以分为储茶器、饮茶器。而广义提及的其他与茶事相关的陈设则为辅助茶陈设,辅助茶陈设可以分为:家具类、煮茶类、涤滤类、摆设类。

  (一)清漪园的主要茶陈设

  通过对《陈设档》整理发现,清漪园的主要茶陈设布置规律与宫廷御画的茶陈设布置类似,以《弘历是一是二图》主要茶陈设位置图(见图1)为例,图中红色虚框为主要茶陈设,室内出现两处主要茶陈设,画面中心,童子执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方桌上放置墩式碗及盖罐(图1③、④、⑤)。画面右侧圆桌上放置了青花凤穿花纹罐、莲花式玉盏(图1①、②)。该图又可称为乾隆鉴古图,是仿《宋人物》册所画,室内的陈设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的饮茶环境,乾隆时期的主要茶陈设,已经简化为储茶器和饮茶器,储茶器为茶罐,饮茶器为茶壶和茶盏。

  微信图片_20231214103016.jpg

  图1《弘历是一是二图》主要茶陈设位置图

  (来源:故宫博物院)

  1、储茶器的数量统计及分类

  清漪园的储茶器是指储藏茶叶和茶具的陈设。储藏茶叶的陈设有盖罐、盒、瓶、匣、木茶具。据统计清漪园中储茶器共有59件,盖罐56件、木茶具2件。此外,陈设册中还记录有大量的“盒、瓶、匣”,但由于记录不涉及其使用功能,很难判断这些陈设是否与茶活动相关,所以未纳入统计。

  清漪园主要的储茶器为盖罐,盖罐从材质可分为瓷罐、紫砂罐、玉罐、珐琅罐。例如:青龙磁盖罐、青玉罐、宜兴罐、乾隆款搯丝珐琅有盖罐。其中瓷盖罐居多,占65%。从色彩上可分为单色釉瓷罐、多彩釉瓷罐。单色釉可分为青、白、黄、均釉等,例如:填白釉盖罐、黄釉盖罐、均釉寳珠罐。多彩釉分为三彩、五彩,例如:白地三彩磁盖罐、成窑五彩磁浦池盖罐。此外,瓷盖罐题材也很丰富:人物、花鸟、动物、植物种类繁多,计有:嘉窑青人物盖罐、宣窑青龍盖罐、洋磁出戟獸面腰圓盖罐等。

  2、饮茶器的数量统计及分类

  饮茶器是茶活动直接相关的载体,是清漪园占比居多的茶陈设。饮茶器分为茶壶、茶盏、盏托。陈设册记载园中茶壶共有38件。从形状上可分为提梁壶、扁壶、卤壶、执壶、甘露壶、僧帽壶、喯吧壶等。例如:青绿象式提梁壶、兽耳双环蒜口扁壶、青玉莲喜有盖卤壶、青玉夔龙靶三足有盖一统执壶、白地紅花磁甘露壶、铜烧古喯吧壶、五彩瓷有盖僧帽壶。从材质上可分为铜壶、金壶、银壶、瓷壶、玉壶、紫砂壶。其中玉茶壶可分为白玉壶、青玉壶、青白玉壶。例如:青玉夔龙靶三足有盖一统执壶、青白玉诗意龙靶执壶一件、乌白玉寿字索子有盖执壶。

  茶盏共计68件。从形态可分为茶盅、盖碗、撇口碗、靶碗。例如永乐款青花白地瓷茶盅、红漆菊瓣式盖碗、霁清瓷撇口碗、霁青瓷靶碗。盖碗和撇口碗的大小形态相似,从材质可分为玉碗、竹碗、瓷碗、漆碗。从题材可分为植物、动物、福字、人物。例如青玉寿字盖碗、红漆菊瓣式盖碗、宣窑红龙盖碗、御制诗意红漆菊瓣式盖碗、嘉窑白地青人物茶盅。

  盏托共计17件,部分茶具带紫檀座,这类装饰的盏托不计入统计,盏托主要表现为圆茶盘。样式有海棠式、葵瓣式,例如:青玉云龙海棠盘、白地青双凤葵花式木瓜盘。材质有瓷、玉、木等。例如:龙泉釉木爪盘、乾隆欵蔡玉盘、霁红瓷暗花木瓜盘。

  (二)清漪园辅助茶陈设

  辅助茶陈设是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茶陈设的固定搭配,辅助茶陈设往往并不具备饮茶的功能。按照功能可分为:家具类、煮茶类、涤器类、摆设类。以《弘历是一是二图》辅助茶陈设位置图(见图2)为例,图中蓝色虚框中为辅助茶陈设,画面右侧家具类茶陈设为紫漆描金花卉纹葵花式圆桌(图2⑤),摆设类茶陈设有盆景、扁瓶、香炉(图2②、③、④),涤器类茶陈设为玉洗(图2①)。

  微信图片_20231214103051.jpg

  图2 《弘历是一是二图》辅助茶陈设位置图

  (来源:故宫博物院)

  1、家具类辅助茶陈设数量统计及分类

  家具类辅助茶陈设是指专门用于存放茶具的家具。园中此类陈设共计24件。从种类可分为槅、琴桌、案、供桌、书桌、高香几。例如:紫檀边腿菠萝漆心格子、紫檀边腿影漆心琴桌、紫檀供桌、紫檀翘头案、紫檀边腿黑漆心龙书案、棕竹高香几。材质可分为紫檀、花梨木、樟木,鸂鶒木。

  2、煮茶类的数量统计及分类

  煮茶类是用于煮茶的陈设,在园中数量不多。在《活计档》[4](P160)记载:[初十日员外朗白世秀、催总德魁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黑漆茶具二分(……)夔龙式银屉冰盆一件、水漏子两件、……茶件(随双圆盘一件)瓷缸一件(……)木靶银钩子一件、木靶铜簸箕一件、竹筷子一双、纱勺子一件。四夔龙式银屉一件……铜方火盆一件、木靶铜簸箕一件、铜镊子一把、解锥一把……]。

  上述历史文献提到需将两套煮茶具交给胡世杰去做:第一套煮茶具有银屉、水漏、簸箕、瓷缸、银钩子、竹筷子、纱勺子。第二套煮茶具有银屉、水漏、簸箕、火盆、铜镊子、解锥。清漪园的煮茶类陈设共计14件,统计发现两套煮茶类陈设皆是由火夹子、火筷子、火盆、银舀子、水盆、簸箕、银钩子和竹筷子组成。

  从功能可分为:簸箕类、舀子(水漏)类、夹子(镊子)类、筷子类、火盆(火炉)、水盆类。材质可分为铜、木、铁、竹。

  3、涤器类的数量及分类

  涤器类主要用于茶渣和茶具的清理,清漪园的涤器共计18件,包括洗具和渣斗,其中洗15件、渣斗3件。洗可分为玉器和瓷器两种,题材可分为植物和动物。例如:哥窑葵花式洗、青玉靶莲荷叶洗、青绿兽面双环折边大圆洗。渣斗可分为玉器和瓷器,例如正窑黄瓷绿龙渣斗、青汉玉渣斗。

  4、摆设类的数量统计及分类

  乾隆皇帝在布置茶房时会专门配置摆设类陈设。清漪园摆设类共计117件,按照种类可分为:茶画类、茶花类、茶瓶类、香炉类、文玩类。茶画的类型有山水画、人物、花鸟等。茶花和茶瓶在室内具体表现为花插、花囊和花瓶。香炉表现为熏炉、盖炉。摆设类陈设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在其他场所仍有发现。

  (三)清漪园主要茶陈设特点

  清漪园中的主要茶陈设,因其和茶事活动关系密切,功能指向明确,与辅助茶陈设相比,其类型和特点更鲜明。

  1)从材质上看:种类繁多,质地精良。清漪园的主要茶陈设瓷器数量最多,少部分主要茶陈设为陶器、玉器、金器、银器、鎏金器、铜器、紫檀、漆器等。其中玉器有白玉、茶玉、青白玉、碧玉等。

  2)从色彩与主题来看:清漪园主要茶陈设色彩丰富,可以考证的有:斗彩、多彩釉、单色釉、青花瓷、珐琅彩,其中珐琅彩是清朝独有。单色釉有红釉、霁红、黄釉、填白釉、青白釉、均釉;多彩釉分三彩和五彩、五彩釉有成窑五彩、宣窑五彩、嘉窑五彩、万窑五彩。主题上,清漪园的茶陈设与人物、动物、植物密切相关。

  3)从分布来看:清漪园的主要茶陈设分布范围广泛,在清漪园中共有13组建筑群、22间房间记载有主要茶陈设。其中乐安和的主要茶陈设数量最多,共计17件,分布于东寝宫、两次间、西进间。5组建筑的主要茶陈设分布在2间或以上房间中。从地形上看,8处建筑临水,5处建筑临山,其余为庭院建筑。

  4)从使用配套来看:乾隆皇帝为了配合不同的饮茶氛围,往往配置不同的主要茶陈设类型。在清漪园中:文人雅趣相关的茶陈设以紫砂壶居多;日常饮茶的茶陈设以提壶、扁壶居多;祭祀礼佛茶陈设以喯吧壶居多。

  参考文献:

  [1]  张龙. 济运疏名泉, 延寿创刹宇[D]. 天津大学, 2006.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编. 清宫颐和园档案.陈设收藏卷(十八)[M]. 北京:中华书局.2017.

  [3]  (南宋)吴自牧, 撰. 傅林祥, 注. 周密, 撰. 梦粱录[M].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1.

  [4]  廖宝秀. 茶韵茗事, 故宫茶话[M]. 中国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2010.

  作者简介:

  吴琛(1977年—),女,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副教授,城市艺术实验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古建筑室内空间及陈设研究

  文章2022年发表于农业考古22年第2期

  图文编辑与审核:颐和园研究室

  *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评论
登录
退出登录

验证码不正确

未注册手机号验证后自动创建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您使用有效身份证信息认证
证件类型
姓名
证件类型

实名仅用于您是否为真人用户,不会对信息做任何采集与保留, 请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