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淀文教>新闻公告>通知公告
春之将至,16个冬奥文化广场亮点抢先看!
2022年02月04日 | 来源:
字号
  今天是中国传统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而就在今晚
  备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
  也将在国家体育馆“鸟巢”
  如期开幕
  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好地感受冬奥
  达成“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的目标
  全国各地冰雪体验项目百花齐放
  文旅北京也将陆续推送
  16个“冬奥”主题的文化广场
  第一弹精彩放送来啦
  快来看看吧~
  
  冬奥文化广场集锦系列
  海淀篇·石景山篇
  
  一起向未来
  海淀区冬奥文化广场
  
  在全国共襄的冰雪盛事中,坐落于海淀公园的冬奥文化广场正式对外开放。 海淀区冬奥文化广场位于“三山五园”原畅春园西花园遗址、现海淀公园内,毗邻中关村展示中心,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广场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以冰雪运动为纽带,深入挖掘海淀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展示海淀城市文化特色,打造独具海淀魅力的城市文化活动平台。广场内部设置有观众及舞台区、冬奥展览展示区、冬奥特许产品专卖区、志愿者服务区、冰雪体验区五大功能区域以及安保服务站、医疗服务站和防疫服务站等站点,为市民朋友提供独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冬奥主题活动。
  
  挖掘区域资源,打造冬奥广场的“文化味”
  作为当今中国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地区之一,海淀区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密集的高素质人才和发达的现代科技产业。在冬奥文化广场的建设中,海淀区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底蕴、文化资源,将海淀文化特色与冬奥精神、冰雪运动相结合,设置了高水平的展览展示和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充分展现海淀的文化软实力。
  
  走进冬奥文化广场,大红灯笼、中国结、老虎剪纸等营造的浓郁“年味儿”扑面而来。在“艺术展区”,迎冬奥冰雪艺术展以“冰雪”为元素,通过摄影、绘画、雕塑等形式,展现现代冰雪艺术,传播冰雪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独具匠心、别有韵味。在“传统文化展区”,市民在欣赏“印言冬奥——大众篆刻作品展”时,还能使用智能激光篆刻体验机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篆刻作品,体验篆刻的乐趣和魅力。在“非遗体验区”,市民可以现场体验彩塑脸谱、剪纸、面塑、绒布唐等手工技艺,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舞台表演区”,优美动听的歌曲、轻盈欢快的舞蹈、风趣幽默的小品相声等专业文艺演出,让市民流连忘返。
  
  发挥海淀优势,打造冬奥广场的 “科技风”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海淀区冬奥文化广场在各功能区建设中凸显浓郁的“科技风”,让冰雪运动在画面中“活”起来,生动形象地呈现冰雪激情。科学城新使命——海淀城市规划展通过展板文字、图片、视频方式展示海淀城市形象,突出“一村三山五园”建设成果,展示海淀区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室内冰雪体验区突出冰雪与科技融合主题,设置VR滑雪机、滑冰游戏机两类高科技体感互动体验器材,让市民朋友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体验到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使用“液态仿真冰”这一科技专利产品,搭配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使用的冰壶,让市民朋友切身感受冰壶运动的魅力。
  
  
  讲好“双奥”故事,形成冬奥广场的“海淀表达”
  海淀区冬奥广场是在原2008年夏季奥运会广场的基础上提升运行,舞台、大屏幕等均为夏季奥运会遗产;奋战在冬奥广场一线团队成员中,区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科长秦赤兵、歌华公司项目负责人王猛等,均是2008年奥运会海淀区奥运文化广场的策划者、建设者、运行者;在2008年奥运文化广场跳过广场舞的大姐,一路坚持,跳上了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场地的可持续利用、工作人员的接续奋斗、运行经验的代代传承,均是奥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着海淀的“双奥”魅力。
  
  与此同时,围绕冬奥、春节两个重点,突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展现海淀深厚文化底蕴的“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正在海淀区展开。22项近百场文化活动让来到海淀的市民朋友在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中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国年。
  多年以来,海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秉承“最好的文化属于人民”的宗旨,成功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等为平台,深化供给侧改革,持续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活动,切实提升海淀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海之春”新春文化季为主要平台的海淀冬奥城市文化活动,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多场景、多角度、多方式展示海淀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特色,必将在冬奥大舞台中书写独特的海淀表达。
  石景山区冬奥文化广场
  2022年冬奥会后,北京将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地处长安街西延线,距天安门仅14公里,面积84.38平方公里的石景山区,也将成为北京的一个“双奥之区”。作为北京冬奥组委所在地,石景山区围绕“服务冬奥、借势冬奥、参与冬奥”这一主线,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并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文化宣传活动,向世界充分展示服务保障冬奥会筹办工作的积极成效。
  石景山区广宁街道办事处与北京冬奥组委一墙之隔,高井路社区作为全国首个“冬奥社区”,在北京市城市文化活动组的指导下,于2019年5月11日被冬奥组委授牌,文化健身广场位于广宁街道冬奥社区中部,成为举办冬奥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石景山区以展现冬奥休闲健身文化为特色,以绿色生态、新旧对话为设计理念,应用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等技术,以广宁街道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为基础,建成全国第一个“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文化广场”,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充分尊重场地现有建筑及植被,彰显场地特色,结合场地特点和冬奥文化主题,在广场上科学设计特色景观点,使群众在使用时充分感受到冬奥文化氛围。
  
  NO.1——全国首个冬奥城市文化广场
  石景山区广宁街道冬奥城市文化广场总体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设置“中心舞台区”“展览展示区”“冰雪体验区”“志愿服务区”“特许商品展示区”五个功能区,并配备卫生间、停车场、交通指引标识等配套设施,提供无障碍设施服务、安保服务以及医疗救护服务。供国内外游客及周边居民观看赛事、获取冬奥信息、体验冰雪运动。
  
  作为全国首个完成建设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文化广场”,广宁街道冬奥城市文化广场已于2021年6月23日由北京冬奥组委授牌,并正式投入运行。充分发挥NO.1的示范带动效应,在北京、河北等冬奥文化设施建设主体中进行推广。
  
  亮点——营造浓郁的冬奥文化氛围
  在氛围营造方面,广场周边设立大型室外吉祥物雕塑“冰墩墩”“雪容融”,将冬奥文化融入护栏、景观、灯杆旗等环境布设中。
  
  对广场人行道路绿化系统进行规划提升,形成4.2公里的生态休闲滨水慢行步道,在步道宽敞地段,设置儿童娱乐设施、直冷式冰壶球道、太阳能智能座椅等设施,丰富广场的文化展示、运动健身、文化活动、城市景观等功能。浓郁的冬奥文化氛围吸引了群众自发流连打卡,并成为《一起向未来》官方歌曲MV取景拍摄地。
  
  潮流——科技+运动的冬奥体验
  
  乐趣——建立冬奥社区冰雪运动基地
  在广场西侧河道内铺设1万平米的冰雪运动基地,采用人工造雪建设,分为雪滑梯区、游玩区和冰雕造型区三大区域,融入全民健身的体育休闲娱乐项目,市民通过“冬奥社区”公众号预约即可免费入场,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为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广场与雪场需要分别预约进入。)
  
  
  全新——冬奥主题街道综合文化中心
  在距广场300米左右建设了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冬奥主题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内设冬奥展厅、图书分馆、数字阅览室、文创室、排练厅、少儿活动厅、多功能厅、休闲娱乐厅8个功能厅室,适时开展室内冬奥主题展览展示活动,与冬奥文化广场形成室内室外相呼应的冬奥文化设施景观。
  
  
  精彩——开展多彩冬奥文化活动
  1月至3月,广场预计共举办综艺性文艺演出81场,其中预热期每周开展一场,2月4日至3月13日,每天举办两场。由专业演出团体和石景山区9个街道的群众文艺团队为群众献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综艺相结合、冬奥文化与春节特色相结合、欢快综艺与群众原创相结合的精彩展演节目。
  
  
  此外,石景山区结合区域非遗特色,举办非遗展览展示及非遗项目表演等活动。在全新开放的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内,还将举办冬奥历史文化展、民俗展示、冬季运动项目线上教学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冬奥氛围,弘扬冬奥精神,传播冬奥理念,全面宣传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特色。
  
  
  
  石景山区积极推进冬奥文化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在倾力打造冬奥城市文化广场的同时,还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打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1个文化公共设施及9个示范社区,开展冬奥文化宣传展示及体验活动,让社区百姓在家门口也能体验冰雪文化的魅力。
收藏
评论
登录
退出登录

验证码不正确

未注册手机号验证后自动创建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您使用有效身份证信息认证
证件类型
姓名
证件类型

实名仅用于您是否为真人用户,不会对信息做任何采集与保留, 请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