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中小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书本知识,更需要通过探究、实践活动,促进其智慧的发展和提升。

文化传承小使者张允博、史语馨

学区统领,汇聚多方资源开创“三山五园”研究项目
实施“双减”政策之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学区管理中心积极与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办事处、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联合大学合作,寻求优质高端校外教育资源,充盈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学习需求。最终,由街道、学区协调,文化与旅游局出资,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三山五园”研究院提供专业支持的“三山五园”研究项目在花园路学区管理中心诞生。海淀区民族小学、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海淀区九一小学、海淀区前进小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等五所小学在原有教育活动结构的基础上,组成花园路学区小学生“三山五园”研究项目组,正式开启了这项高端研究项目。

文化传承小使者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师团队
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北郊、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统称。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五园是指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和圆明园。三山五园地区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两大重点区域之一,是传统历史文化与新兴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地区。如何利用好这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其成为学校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重要资源?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在“三山五园”文化的浸润中更好成长?等等问题是项目实施之初首先需要明确的。对此,花园路学区带领项目团队多次研讨,并走进学区部分小学,亲身听取教师学生的需求和想法,最终确立以项目学习方式推进实施,让小学生们结合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积极主动开展探索,使项目活动真正能够成为助力小学生学习、思考、成长、展示的一个平台。

多主题切入,深度探索“三山五园”丰富遗产
作为一个文化区域,三山五园不但包括著名皇家御园,也包括与皇家园林相关的建筑、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以及山川湖泊、环境生态等多个方面。除了物质文化,还有非物质的文化,内容极其丰富。研究之初,小队员们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小学生多多了解三山五园文化,这是我们项目实施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张宝秀院长
在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专家学者的支持下,项目组组织了面向小学生的“三山五园”专题宣讲。专家老师们为小队员们开展了“清代帝王与三山五园”、“三山五园的兴造特色”、“中国古代建筑与文化”等的知识分享,从清代帝王年谱开始,给同学们介绍了“三山五园”的发展历程和功能作用,重点介绍了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与圆明园,慈禧太后与颐和园等,让小队员们对“三山五园”的来龙去脉、兴衰更替有了全面了解。随后,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参与项目的小学生们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一个自己关注的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具有相同研究主题的学生可以组成校内研究小组或校际研究小组,也可以自己在家长的辅助下单独开展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小队员们以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为单位,分成几个小组,围绕各自问题开展研究。

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毅
最终,根据三山五园资源内容和小学生学习特点,花园路学区小学生的“三山五园”专题研究确定了“三山五园”的来龙去脉、“三山五园”的著名景点、“三山五园”中的园林艺术、“三山五园”诗文之美、“三山五园”中国传统文化、“三山五园”自然环境与保护等六大专题。可以看出,小队员们选择的这些研究主题涵盖历史、地理、建筑、园林、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融合了语文、数学、科学、道法、地理、历史等诸多学科,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引领学生实践探究等提供了广阔平台和空间。
根据项目研究的基本流程,“三山五园”研究组的小队员们经过“问题提出——请教专家——明确目标——查找资料——学习消化——分析总结——形成结论——演讲展示”的基本模式,以圆明园、颐和园、香山、玉泉山等为研究对象,第一次完整体验了项目研究真实过程。

优秀文化传承小使者
继往开来,“三山五园”研究铸就一批文化传承小使者
“三山五园”的丰富遗产以及同学们深入的研究探索,充分发挥了“三山五园”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使“双减”之后的学生在摆脱各种低效、重复性学习之后,能够系统、深入、专业地学习项目研究方法、体验项目研究过程、总结提炼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不仅教会了学生研究方法,给学生搭建了跨学科学习、实践学习、活动学习的高端平台,更拓展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学习体验,让核心素养、传统文化、养成教育、动手实践能力等得以综合锻炼。

支持“三山五园”文化传承活动的好校长
“三山五园”研究项目培养了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在研究中小学生们需要自己选题,之后借助家长帮忙查阅资料、整理图片、分析内容、撰写文稿,从一个角度对三山五园进行探究。
“三山五园”研究项目增进了亲子关系,促进了亲子共成长。在项目研究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在资料的收集、实地考察过程、材料的整理、甚至是最后的展示汇报形式确定,都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为学生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提供了契机,而这一过程,孩子的表现、亲子的沟通都在项目实施中不知不觉更加融洽和谐了。
“三山五园”研究项目探索了学区内高端资源共享共建的机制。在项目研究中,学区如何组织、专家团队如何跟进,学校家长如何做好学生研究的配合工作等等思路和过程都得以完善,通过项目,真正构建了“学区-学校-社区-家庭”四位一体教育体系,提升了学生成长质量和品质。
“三山五园”研究项目最终点燃了学生研究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火种。在“三山五园”专题研究项目的带动下,三山五园文化传承进校园展示活动,让孩子们与专家一起探究历史文化遗产,给学生搭建了了解三山五园文化,做文化传承小使者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