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冰莹(1906年9月5日-2000年1月5日),原名谢鸣岗,字风宝,湖南新化铎山镇(今属冷水江市)人。现代女文学作家。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曾在湖南省立第一女校(又名湖南长沙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未毕业,即投笔从戎,于1926年冬投考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系统)第六期。参加过短期军事训练,便跟北伐军北上前线汀泗桥服役参战。她的《从军日记》就是在战地写成的,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1927年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以后曾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从女师大毕业后,她用几部书的稿酬作学资,到日本游学(1931年)。因坚拒出迎满洲国皇帝溥仪访日,而被日本特务逮捕。在狱中她当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受到极为残酷的脑刑、指刑、电刑的严重摧残。被遣送回国后,1935年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游学,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

芦沟桥事变起,组织湖南战地妇女服务团,自任团长开往前线,参加军中救护工作。在火线上救助了大批伤员,并做了大量宣传鼓动工作,写下《抗战日记》。1940年在西安主编“黄河文艺月刊”。抗战后期还在重庆主编刊物。1943年在成都教书。抗战胜利后,曾任北平女师大、华北文学院教授,并抽暇旅行华北东北各地,凭吊战迹,考察社会状况。1948年秋天赴台湾,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后改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谢冰莹是中国文艺协会第一任理事,也是中国妇女写作协会发起人之一。1971年因右腿跌断退休。晚年居美国旧金山。

谢冰莹故居
据不完全统计,她一生出版的小说、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达80余种、近400部、2000多万字。代表作《女兵自传》,后被译成英、法、德、日等10多种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