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生卒年: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11岁由日本回到北京,14岁进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学习。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4年,梁思成留学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2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建筑硕士学位。同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28年,梁思成回国,任东北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193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1933年,兼任清华大学教授,讲授建筑学。1934年,任中央古物保存委员会委员。1939年,任国立中央博物馆中国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1944年,任重庆政府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任。1946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1947年,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的中国顾问。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为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后为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53年,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

梁思成简介 建筑学家梁思成生平介绍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任国家科委建筑组副组长。1956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任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1959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60年,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1963年,全国科技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196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梁思成研究领域:
建筑学家。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工作。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主持并参加调查过2000多处古代建筑的实例,积累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对中国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的发展、特征和成就进行过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积极参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
梁思成作品:
主要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中国雕塑史》等。
1919年,设计清华大学王国维先生纪念碑。1934年,设计北京大学地质馆。1949年,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1952年,主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
曾获奖项:
1947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