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丹棱文苑>文化空间
非遗档案 || 六郎庄五虎棍
2023年12月14日 | 来源:
字号
  六郎庄,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南部,南临万泉河,北依昆明湖,东临畅春园,地处著名的“三山五园”之间,是满、汉文化相融聚集之地。在这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村庄,孕育出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一一六郎庄五虎棍。
微信图片_20231214153355.png
  《旧京社戏图·五虎棍》
  六郎庄五虎棍以民间传说故事“赵匡胤斗董家五虎”为蓝本,大体讲的都是后周年间,尚未发迹的赵匡胤经过董家桥,被当地恶霸董家五虎拦桥收取过桥税引发的故事。六郎庄五虎棍武场表演共计10个角色,有红脸赵匡胤、黑脸郑子明、净脸柴王和五虎,此外又增加马童和拉车的两个角色,既丰富了演员阵容,增加了表演难度,同时也提高了观赏性。武场兵器有齐眉棍、梢子棍、长棒、短棒等,还有独具特色的藤牌和双拐。表演时武场演员技艺纯熟,配合默契,打斗激烈。
  六郎庄五虎棍原名忠孝童子棍,据传创立于清康熙年间,由村民自发组织成立,素以棍术精湛善称。该会于乾隆辛巳年(1761年)受皇封,更名为“万寿无疆永寿万善忠孝童子棍会”;光绪年间在丰泽园和颐和园承差数次,其成员曾在升平署担任御教习;该会走会时曾受太后御赐半份銮驾,因此在北京香会界声名远播。民国时期,六郎庄五虎棍会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到丰台药王庙进香献艺。新时期以来在海淀镇、万柳集团支持下得到恢复,曾参加北京市文艺会演、妙峰山庙会等活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微信图片_20231214153505.png
  六郎庄五虎棍的传承情况在光绪二十二年之前未有文字记裁,之后传承十代,有姓名者共计210余人。本世纪初尚留存72套棍法,近年非遗保护和老艺人们的不断挖掘,原有的108个套路全部得到了恢复。同时恢复了每年农历四月到妙峰山、丰台药王庙进香献艺的传统。
  2009年六郎庄五虎童子棍会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1年5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申报的六郎庄五虎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微信图片_20231214153604.png

微信图片_20231214153618.png

  资料来源:
  1.孙庆忠.《妙峰山:香会组织的传承与处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2.王文章.《旧京社戏图》.学苑出版社,2007.
  3.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21194.htm.
  4.“六郎庄村史馆”“北舞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基地”等微信公众号.
收藏
评论
登录
退出登录

验证码不正确

未注册手机号验证后自动创建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您使用有效身份证信息认证
证件类型
姓名
证件类型

实名仅用于您是否为真人用户,不会对信息做任何采集与保留, 请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