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丹棱文苑>图识海淀
文化之旅 | 黄叶村古建风情
2021年01月12日 | 来源:
字号
  位于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又称黄叶村。《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晚年移居西山黄叶村,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根据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敦敏、张宜泉等诗人的描述,“黄叶村”与正白旗附近的古迹极为吻合。为了表示对曹雪芹的敬仰,我们择正白旗一隅,将黄叶村艺术地再现,供游人参观、游览。同时在黄叶村周边,还留存很多历史古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碉楼
  又叫古墩、梯子楼。曹雪芹纪念馆西北,以及北湖周边共有三座。碉楼形似炮楼,为清代乾隆年间训练特种兵攀援作战的古建筑。
  红衣大炮
  1631年,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参加了铸造红衣大炮的工程。后金炮兵部队在与明朝大凌河之战中发挥了奇效。
  正白旗古井
  正白旗古井位于曹雪芹纪念馆北侧,井深约20米,是正白旗居民的日常饮水用井。为清代正白旗遗存下来的唯一水井,至今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传说曹雪芹在正白旗居住时,生活饮水取自此井。
  河墙烟柳
  曹雪芹纪念馆西有自北向南又折而向东的一溜长条石,石中有槽,这即为输水设施“引水石渠”,当地人俗称“河墙”。这条石渠源自樱桃沟水源头,经卧佛寺、四王府广润庙,又东南至静明园(玉泉山)汇入昆明湖。现仅存正白旗约1000米一段。石渠两侧多植柳树,水畔之柳,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故有“河墙烟柳”之称。
  古槐
  北京历史上素有“先安宅,后植槐”的习俗,依据植物学“槐树胸径1米,树龄约300年”的粗略估计,曹雪芹纪念馆门前三棵古槐的树龄均应在400年以上。香山地区的百姓对曹雪芹住处也有“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的说法,每至盛夏,三棵古槐枝叶茂盛,多有游人在树阴下乘凉小憩。
  北京植物园
收藏
评论
登录
退出登录

验证码不正确

未注册手机号验证后自动创建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您使用有效身份证信息认证
证件类型
姓名
证件类型

实名仅用于您是否为真人用户,不会对信息做任何采集与保留, 请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