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丹棱文苑>图识海淀
【三山五园园外园】树村公园
2020年11月11日 | 来源:
字号
  树村公园位于海淀区北五环外,与圆明园遗址公园隔清河相望,北至马连洼北路,南邻五环路,西至树村路,由原树村郊野公园、现状防护林以及留白增绿拆迁地块组成,总面积49.8公顷,其中新增绿地10余公顷。
  公园在保留原有绿地基础上,重新梳理道路交通,将绿地与居住区出入口顺畅衔接,极大方便了周边居民的进出。在不同的出入口都有明显的“树村公园”标识,让您初来乍到也不会因为找不到入口而走冤枉路。
微信图片_20201111093310.jpg
  为减轻市政雨排压力,提高绿地生态功能,公园利用既有地形条件,沿园路设置植被浅沟。初期雨水经绿地表面下渗,饱和后形成径流汇集到植被浅沟内,通过重力向景观湖面或集水区汇集。植被浅沟内填砾石,集水区内设渗水井,最大限度提高绿地渗透效率,做到园内雨水自我吸收,既满足景观水面需求,又解决了园内排水问题。
  人工湖在雨季作为园内的调蓄池,将雨水通过植被浅沟排入湖内,形成一处由雨水汇集而成的季节性景观水面。同时与园内灌溉管线联通,亦可作为灌溉用水,回补绿地。湖体改造时保留了周围大量树木,并对湖岸进行了春花、水生植物补植,为游人营造出一处春季柳岸春堤、夏季水草丰茂、秋季绚丽多彩、冬季树影婆娑的特色景观。
微信图片_20201111093325.jpg
  原地块内违建拆除后,将较为完整的建筑砖回收,用于园内构筑物的地下基础砌筑。回收的大量混凝土类建筑垃圾,经专业厂家破碎、筛分而制成混凝土再生骨料,进行二次利用,不仅用于材料加工,也用于园路基层及面层的铺设,减少了对天然砂石料的开采。铺设时,混凝土板间留出缝隙,改善地表的通透性,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落到实处。原地块内遗留的明沟盖板、混凝土管材等建筑垃圾,经过巧妙设计,华丽变身,成为景观花池和特色座椅。
  园内不同风格的凉亭、廊架为游人提供了舒适的休憩空间。
  立体和平面相结合的标识为游人提供了更加直观和人性化的导游指示服务。
  改造前由于绿地疏于管理,部分植物病虫害严重,对园内新植树木及游客安全造成隐患,改造时,对此类苗木进行了清除,并对清除后的树木进行了现场回收利用,树干部分用作挡墙、坐凳,枝条打碎用作环保地面,树根挖掘清理后作为公园小品景观。对树木的回收利用,既体现了“树村”的特色,又将生态环保理念付诸于实践,同时减少了景观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微信图片_20201111093314.jpg
  园内新植大乔木12000余株,各类花灌木26000余株,各类植物150余种。在这里,可以听到悦耳的鸟鸣,闻到花草的馨香,呼吸清新的空气。游人在游览过程中,不仅可以享受美景,亦可体验与普及园林生态科技知识,传达环保理念,寓教于乐,这是树村公园最大的特色。
收藏
评论
登录
退出登录

验证码不正确

未注册手机号验证后自动创建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您使用有效身份证信息认证
证件类型
姓名
证件类型

实名仅用于您是否为真人用户,不会对信息做任何采集与保留, 请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