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丹棱文苑>了解海淀>海淀人物
海淀名人录|米万钟
2023年12月18日 | 来源:
字号

微信图片_20231218142959.jpg

  米万钟(1570-1628) 字仲诏,号友石。宛平县人。明代官员、书画家、园林建筑家。地处今海淀地区的勺园是其主要住所。米万钟生于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中进士。曾历任江南永宁、铜梁、六合县令,后进京任大理评事、工部郎中等职,又出任江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天启五年(1625)被撤职回乡,崇祯元年(1628)起复任太仆少卿,不久病故。  他在魏忠贤当政专权时期,多次拒绝为魏作文题字歌功颂德,还设法保护被阉党陷害的人士,受到魏忠贤诬陷,遂被撤职。崇祯帝即位后,惩治魏忠贤一伙方才复职。  米万钟是当时著名书画家,与董其昌齐名,时称“南董北米”。董、米与邢侗、张瑞图并称“邢、张、米、董”四大书法名家。米万钟尤擅长草书,且工山水画。论者评价他“书而气势浩瀚,画则细腻精巧”。  他还是一个园林建筑家。曾筑漫园、勺园、湛园。其中勺园、湛园都在当时北海淀一带(今北京大学西南部,一说湛园建于城里)。勺园建于万历三十九至四十一年之间(1611-1613)米万钟任工部水曹郎中之时。园以取海淀一勺之意命名,又名“风烟里”。当时人描写勺园景色称:“园仅百亩,一望尽水,长堤大桥,幽亭曲榭,路穷则舟,舟穷则廊,高柳掩之,一望弥际。”(见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他还将园内诸景绘画制成彩灯,人称“米家灯”(真迹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当时园内游人如织,许多文人、官员作诗作文,交口称誉。勺园西邻清华园(李园)。当时人称:“李园壮丽,米园曲折,米园不俗,李园不酸。”当时京师西郊一带私家园林中,勺园和“李园”最受推重。他平生好积奇石,并用以装点自家园林,自号“友石”。现置颐和园乐寿堂的著名大石“青芝岫”就是他在房山山中找到的,他曾写《石出山记》记之。当时京师上流社会人称米家有“四奇”,即“园、灯、石、童”。  著作有《澄澹堂文集》、《湛园杂咏》、《篆隶考讹》等,《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有传。  米寿都(生卒年不详),字吉土(一说吉士),米万钟之子。时人称为“生而孝友”。少年时就会写诗作画,在勺园随侍其父左右,常与名家唱和,人称米家“四奇”之一(童)。曾任江苏沐阳县令。后“绝意不仕”,长住北京西郊一带。与当时名人王崇简、崔子忠以诗文书画相交。  米汉倬(?-1683),字星岸,米万钟孙,米寿都子。曾于康熙九年(1670)参与编修《顺天府志》。  米汉雯(生卒年不详),字紫来。米万钟孙。顺治十三年(1656)中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被荐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因家学渊源,擅长书画,尤工金石篆刻,时称“小米”。康熙二十二年(1683)五月,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后曾参与编修《宛平县志》(二十三年完成)。  米寿都、米汉倬、米汉雯,在《光绪顺天府志》人物志之十有传。

  微信图片_20231218143038.jpg

收藏
评论
登录
退出登录

验证码不正确

未注册手机号验证后自动创建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您使用有效身份证信息认证
证件类型
姓名
证件类型

实名仅用于您是否为真人用户,不会对信息做任何采集与保留, 请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