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勋摹绘圆明园建筑图样
金勋(1882-1976) 字旭九,本姓完颜,满族。海淀成府村人,家住成府书铺胡同。圆明园研究专家、《成府村志》作者。
光绪七年四月十日(1882年5月26日),金勋生于一个建筑营造世家。其先辈曾多次承接朝廷的建筑工程。金勋幼年曾在圆明园正觉寺出家当喇嘛,15岁入“如意馆”(清内务府专司建筑彩画的作坊)学徒,后在圆明园堂档房当差。民国初年,开始研究圆明园史料,并从事工程图纸的绘制工作,后被中国营造学社(1929年成立)聘用。1932年5月进入刚建成新馆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后改名为北京图书馆)工作,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于1957年初退休。
1976年1月6日逝世,终年94岁。
金勋早年专学中国传统建筑彩画,曾参加颐和园长廊的彩画重绘。他经过自学,在工程图纸的绘制方面有较高造诣,曾参与燕京大学新校园(即今北京大学)建设工程,并负责绘制博雅塔(即仿古水塔)等建筑的设计施工图纸。
他亲眼目睹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圆明园遭到第二次劫难,为一代名园被毁而痛心。自此,一生从事圆明园史料、文献的收集、研究和遗址的实地测绘。1924年,他绘制了第一张大比例尺圆明园全景平面图,这是圆明园研究史上第一次用现代科学方法绘制的圆明园平面图,成为其后圆明园研究、测绘的重要资料。到北京图书馆后,他长期在工程阅览室工作,有机会大量接触、了解圆明园的史料,对圆明园的研究有了更多的成就。他曾将圆明园内原有的各景区分别绘制平面图、立体图,共300多张;还编写了多种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如《圆明园文源阁纪实》、《圆明园四园详细地名表》、《北平图书馆藏样式雷藏圆明园图籍目录》等。1954年,他将个人绘制的圆明园全图(包括总图和分图)献给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回信表示谢意。退休后,他依然热心于圆明园的研究。
他对家乡风俗民情、历史变迁也多方留意。他个人收集资料,编写了《成府村志》(作于1940年)。据了解,这是北京市历史上惟一一部以一个村庄为主体的志书,现存手稿。
金勋一生勤于绘图、写作,但公开出版的著作不多,现知有《金勋编写的圆明园文献资料三种》。
他还写出《圆明园盛衰始末记》(手稿)。
文章来源:海淀区作家协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