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丹棱文苑>了解海淀>古典园林
颐和园花丞阁
2018年07月27日 | 来源:
字号
  来源:新浪博客 节选自京西走马_的博客
  颐和园花承阁建筑群位于后山中御路东侧的山坡上,始建于乾隆十九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殿址、砖墙、石雕、假山,多宝琉璃塔和石碑皆为砖石,得以保存至今。
image.png
  花承阁建筑群由莲座盘云佛殿、花承阁、六兼斋及多宝琉璃塔组成,是庭院和佛寺混合的建筑群。建筑座落直径60米、高7米倚山势筑成的半月形高台上,院内按山势分做二层台地。

image.png 

image.png 

  花承阁楼面阔3间,依山的陡坡而建,东高西低,东面为1层,西面为2层。花承阁连接着半月形的城墙,从外面看是两层的楼阁,但是走到城台之上回头从里面看,这座阁楼就成了一座单层的大殿。
image.png
  北面建有2柱牌楼山门,残存有抱柱石。院中置太湖石及石座。城台的外缘有37间半月形弧形彩绘游廊,游廊东接六兼斋,西接花承阁,是登高赏景的好去处。
image.png
  游廊南面高台的正中为莲座盘云佛殿,坐南朝北,从留下的柱础石分布看,面阔3间,前后有廊。 正中的主殿叫“莲座盘云”,是供奉观音的殿宇。乾隆年间这里还供有擦擦佛2632尊。主殿前下层台上东西各有配殿一座,均面阔3间。
image.png
  在莲座盘云殿台阶下,有一块从北宋皇宫御苑艮岳挪过来的太湖石。太湖石下的石座,四面均刻有千奇百怪的海兽,雕刻十分精美。石座异兽数为东3南4西2北5,按南北和东西数量之和是“九和五”,正好与“九五之尊”寓意相合。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六兼斋座落在洞壑穿插的叠石平台上,地势高,视野开阔,是欣赏美景的佳处。唐朝人王勃曾慨叹滕王阁“四美具,二难并”,乾隆自诩此处兼具“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和“贤主、佳宾”二难,故称此殿为六兼斋,并赋诗曰:“湖山雅号赏心主,风月堪称乐事宾。若问六兼斋好处,率逢美景与良辰。”
image.png
  花承阁的南面一个长方形的小院是塔院,院内南北分2层台。乾隆在多宝琉璃塔建成后,命名此塔为"多宝佛塔"。亲笔撰写了《御制万寿山多宝佛塔颂》,镌刻在石碑上,树立在多宝琉璃塔前下层台上。

image.png 

image.png 

  乾隆御制碑,镌刻着乾隆“御制万寿山多宝塔颂”,碑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
  “御制万寿山多宝塔颂
  万寿山阴花承阁西,五色琉璃合成宝塔。八面七层高五丈余,黄碧彩翠错落相间。
  飞栏宝铎层层周缀,榱楶户牖不施寸木。黄金为顶玉石为台, 千佛端相一一具足。
  坐莲花座现宝塔中,轮相庄严凌虚标胜。用稽释典名曰多宝佛塔,偈以颂之。颂曰......”
image.png 
  台阶上耸立着七级八角的多宝琉璃塔,在周围的苍松翠柏掩映中,显得雍容华贵,高大挺拔,是颐和园后山建筑重要景观之一。塔四周砌有红色围墙,院门朝北,门口树一座2柱1间1楼的木结构琉璃瓦顶的牌坊。
收藏
评论
登录
退出登录

验证码不正确

未注册手机号验证后自动创建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服务协议
请您使用有效身份证信息认证
证件类型
姓名
证件类型

实名仅用于您是否为真人用户,不会对信息做任何采集与保留, 请放心使用。